
3月31日,高盛私人财富管理部门全球数字资产负责人MaryRich表示,目标是在第二季度开始对新兴资产类别进行投资。
高盛正在考虑最终提供对比特币和数字资产的“全方位”投资,无论是通过实物比特币,衍生工具还是传统的投资工具,有一部分客户希望用这种资产对冲通胀,过去一年的宏观背景肯定也影响了这一点,还有一大批客户觉得我们在某种程度上正处于一个新互联网的曙光,正在寻找参与这个领域的途径。

高盛可能会提供比特币投资基金,以及类似于在全球进行7X24交易的基础资产类别的其他投资方式。据悉,高盛的私人财富管理业务主要针对个人、家庭和捐赠基金,至少有2500万美元可供投资。
高盛作为传统金融市场影响力较大的机构之一,对加密数字货币的态度其实也有过很大的变化,从排斥到接受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过所谓金主爸爸要买比特币,你不得不让,高盛也躲不开这个理,这大概就是所谓的被时代推着朝前走吧。
当全球都在关注比特币,并且希望参与的时候,个人或者单个机构的力量就显得微不足道了,大势之下只有顺从,否则就会被时代所遗弃。
随着机构的不断入场,场外资金参与方式不断增加,相关的各种配套服务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各种参考指数将会为我们提供更好的参考建议。
31日,Deribit宣布推出名为DVOL的比特币波动率指数,以帮助交易员评估市场情绪,该交易所计划很快推出与比特币波幅指数相关的期货。隐含波动率是指投资者对特定时期内价格波动的预期,而标准普尔500大型美国股票的波动率指数通常被称为“恐惧指数”。
目前,加密数字货币行业已经出现了各种可以参考的数据,比如合约的多空数据、投资者恐慌情绪、技术分析的相关数据、牛熊数据等,这些为投资者提供了很好的数据参考,同时也是整个行业发展的标志。
其实,从目前全球发展来看,加密货币已经成为一个必然的发展趋势,这是谁也无法阻挡的,它不仅可以抗通胀,还能一定程度上增值保值。但是其价格波动率和去中心化这些特征想让大部分人接受还需要一个过程,而在此期间通过比特币指数、信托基金、ETF等这些间接的方式参与或许会是一个不错的方法,而实际上目前也确实是朝着这个方向发展的。
未来,可能会出现币圈内的人选择高风险的直接参与方式和币圈外的人选择相对风险较低的间接参与方式并存的发展局势,但总体这也是有利于比特币发展的。
Talk : All In策略到底是不是好策略?
昨日,CryptoQuant首席执行官Ki Young Ju表示,现在该“All In”比特币,他相信现在是时候将所有筹码投入到全球最大的加密货币中。
All In又叫“梭哈”,是全部押上的意思,带有很大的“赌性”。其实在币圈我个人不建议All In,尤其是在自己认知不足的时候,很容易对自己造成恐慌性失误,成功会增长自己的赌性,失败会影响自己的生活,这是我不建议的策略。
一直以来还是建议无论什么行情之下,一定要留足备用资金,以便自己灵活的应对行情变化。这里给大家一个建议,大家可以流出部分资金在交易平台内参与Staking类的短期或者活期理财,收益还是不错的,我个人在AEX的机枪池,USDT10天年化有28%,还不错,大家可以参考下。
以上观点仅供参考,不做投资建议!欢迎关注公众号“十八子Talk”畅聊行情走势。
传统机构来币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