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不仅能吸引更多的关注,也会暴露一些问题。比如很多不法分子利用比特币等作为犯罪的工作等。3月19日,央行反洗钱局负责人就联合发布惩治洗钱犯罪典型案例答记者问时就提到:利用比特币等虚拟货币进行洗钱的新手段更加隐蔽。20日,“比特币成洗钱犯罪新手段”就被推上微博热搜。
比特币凭借着其去中心化、匿名性等特征确实很容易被犯罪分子当做最佳的工作,而且事实上也存在这个问题,但是这并不能说明比特币有什么问题,因为在比特币之前,犯罪分子一直都存在,只是选择的工具从法币变成了比特币。
对此,各国也出台了很多的政策规定,例如:反洗钱金融行动特别工作组(FATF)表示与“DApp”有关的实体(例如所有者或运营商)现在可以被视为虚拟资产服务提供商(VASP),加密实体必须满足与传统金融相同的“反洗钱”要求;韩国要求加密货币交易服务必须向政府报告并缴税等。
很明显,在加密货币行业合规合法化的道路上,如何进行必要的实名认证以适应反洗钱等政策要求是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
而在我国关于加密货币的政策文件主要包括: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发布的《关于防范境外ICO与“虚拟货币”交易风险的提示》、2013年12月五部委发布的《关于防范比特币风险的通知》以及2017年9月4日,七部委发布《关于防范代币发行融资风险的公告》。
根据以上的文件,我们可以明确:
1、比特币等虚拟数字货币在国内主要定义为虚拟商品,属于资产类别;
2、任何有组织的数字货币交易服务在国内是违法的,包括现货和场外交易;
3、直接、自发、点对点的OTC交易并不被禁止,允许个人间的兑换。
虽然我国现行的关于虚拟货币的法律法规,并没有明确禁止数字货币的点对点的OTC交易,但是对利用虚拟货币进行传销、洗钱、赌博等犯罪行为涉及的OTC交易,依然面临较大的法律风险,所以才会有了“冻卡”的事件发生。
那么如果在交易过程中被冻卡,我们应该怎么处理了?
在链节点3月10日的AMA活动中郭亚涛律师给出了这样的建议:
1、发现后第一时间找到银行了解冻卡的原因以及申请冻卡的侦查机关;
2、尝试及时与侦查机关取得联系,说明事情始末。需要配合提供相应的材料(主要是证明资金合理、合法或者本人与案涉无关的材料)。在此过程中,如果侦查机关需要投资者本人前往当地配合调查的,建议有人陪同,或者直接寻求专业法律人士帮助;
3、对于已经提供充分证明材料,仍无法解冻的,或者在沟通过程中发现办案人员有违规行为的(比如经查证涉案款项与案件无关但不予解冻的),可以依照相关法律规定,进行申诉或者控告,按照法律规定,公安机关需在法定期限内给予处理。
对于投资者而言,要以不变应万变,变的是不同地区的警方对待数字资产及其交易,可能会有不同的看法,甚至可能存在一些办案不规范的情形。不变的是自己要充分了解自己的“权利”、办案机关的“权力”以及自己行为的法律定性,从而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Talk
最后还是说一下比特币,最近最好的状态应该就是震荡,即使震荡下行大家也不用担心,5万美金的大底肯定是能保住的,现在就是在等待一个契机再次冲破6万美金,然后筑一个新底,这个时间段的震荡只会让比特币未来更加健康的发展,还是那句话“下跌有限,上涨无限”。
以上观点仅供参考,不做投资建议!欢迎关注公众号“十八子Talk”畅聊行情走势。
冻卡真要注意